常识家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助农

就养猪户对养猪补贴政策的心声

时间:2022-05-08人气:作者: 未知

就养猪户对养猪补贴政策的心声

“有关部门拨出大量资金促进生猪的养殖,动机是好的,但应以不打乱市场机制为原则,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应当市场化和阳光化。”近日,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的产销分会专家组组长周玉晓接受采访时表示。
  根据国家生猪的价格趋势调控预案,山东省启动实施了2012年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对全省范围内饲养能繁母猪的养殖场(户),按照每头能繁母猪1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以保障猪肉市场供应。但出乎意料的是,有关专家和养殖户对此大都不看好,他们更看重的是市场的自身调节功能和规则的公平公正性。
  推动规模化养殖
  在周玉晓看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生猪的市场,应该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自行调节供给、价格趋势关系。当猪肉价格趋势过高时,企业受利益驱动,肯定会增加生猪的补栏数,提高屠宰量,达到平抑物价的目的。如果2008年和2011年国家能够审慎地,着眼长远且重点突出地进行宏观调控,多做一些更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不是全面出手干预生猪的市场,生硬地将肉价的波动周期人为压缩,或许不会出现此后猪价暴跌暴涨的尴尬局面。
  据了解,去年6月份,商务部曾经表态,不再出台政策强压猪价而是由市场自行调节。现在却又出台能繁母猪补贴政策,业界将之解读为平抑物价采取的不得已措施。周玉晓说,既然补贴短时间内不能彻底停掉,那也要尽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干预不当打乱周期
  “调控猪价确实是个大学问,有时干预不当反而可能南辕北辙。”周玉晓说,2008年,由于疫病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生猪的供应量明显减少,猪肉价格趋势大涨,有关部门赶忙出台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养殖保险及疫苗补贴等多项扶持政策。这直接引发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迅速攀升,出栏生猪的数量供过于求,导致2009年、2010年猪肉价格趋势低迷。
  当时惨淡的行情让很多养猪户损失惨重并伤透了心,争先恐后地退出养殖行列,直接导致2011年猪肉价格趋势攀升到历史最高位。随后,国家又迅速启动母猪补贴,加大猪肉进口及投放储备肉等措施,又带来今年肉价的低迷。目前,在肉价大幅回落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又开始对养猪进行补贴,市场普遍担心这会再次导致价格趋势大起大落。
  据了解,生猪的价格趋势每隔几年就会规律性波动一次,被业内人士称为“猪周期”。自2000年以来,我国共经历了4个“猪周期”:2000年1月~2003年6月,2003年7月~2006年5月,2006年6月~2009年5月,目前正处于2010年6月以来的第4个周期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能繁母猪补贴发放缺少透明性,导致一些真正需要的养猪户得不到资金。此外,有关部门发放的疫苗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也有不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能繁母猪补贴采取“先统计、再核定、后发放”的工作程序进行,省、市畜牧兽医部门对县级上报的能繁母猪存栏数量逐级核实确认并重点抽查。周玉晓建议,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请各方专家进行集中评议,并张榜公示;疫苗采购也应进行公开招标,并接受各方监督,从而把所有程序置于阳光下,让投机者无漏洞可钻。
  “猪周期”的时间跨度已从第一次的42个月缩减到第三次的36个月,其间的价格趋势变动最大幅度从16%扩大到163%。显然,生猪的市场正呈现出价格趋势波动愈发剧烈、涨跌愈发频繁的非正常现象,而这背后,“政府干预的手一直没闲着”。
  不仅是专家,养猪户们对生猪的补贴也颇有微词。济阳县一位养猪大户说,他自2008年得到过一次20万元的母猪补贴之后,多年来再没得到类似补贴。当时虽然感觉好像得了点便宜,但随后两年猪价的暴跌却让他赔了数百万元,直呼“不值当”。至于那些一直没得到补贴的养猪户,更是一肚子怨言,大部分人索性出去打工,不再养猪了。
  “从长远来看,要走出猪价暴涨暴跌的怪圈,有关部门应该将着力点放在促进规模化养殖和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来,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周玉晓说,推动规模化养猪,无形中可形成一定的进入门槛,进入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资金,而且一旦进入就须维持一段时间,使供给稳定。
  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的产销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周开锋,对周玉晓的观点表示赞同的同时补充说,发展规模养殖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和科学管理,但科技攻关、科技推广和人员培训的经费却非常缺乏,国家应当在这些方面加大投入。他还建议,我国应借鉴美国、日本等猪价波动较小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养猪行业协会根据国内消费量来确定生猪的养殖量,实现供需基本平衡,避免猪价坐“过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