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家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专访丘成桐:突破科研“重围”,关键是要“两手抓”

时间:2023-12-16人气:作者: 佚名

专访丘成桐:突破科研“重围”,关键是要“两手抓”

2023年度邵逸夫奖颁奖典礼日前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包括著名华裔数学家、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在内,共7位国际科学家分别获得数学科学、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3个奖项。

近日,丘成桐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丘倩怡专访时表示,科学技术发展离不开基础科学,面对当前复杂的世界环境,科研工作者更应该沉下心来做基础科研,产生有创造力的科研成果。



丘成桐接受媒体专访的画面

“没有基础科学就发展不了第一流的应用科学,这是古往今来大家都晓得的,但是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丘成桐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从事基础科学人数多了以后,就可以将产生科研成果的可能性提高,“比如100个人里有一个人有很大几率成功,那1000个人里的(成功)几率就大了很多。”

丘成桐是享誉国际的数学家,早在29岁时就成功攻克了几何学领域的难题——“卡比拉猜想”,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荣获菲尔兹奖殊荣的华人,菲尔兹奖被认为是年轻数学家的最高荣誉,和阿贝尔奖均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十多年来,丘成桐先后设立面向中学生的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成立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推出“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发起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在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上作出了许多贡献。

面对美方“卡脖子” 自主研发和人才培养需要“两手抓”

丘成桐向直新闻表示,当今国际形势相对复杂,一些所谓制裁的措施也阻碍了科学的交流和往来,这对于学者们来说都是不愿意看到的。他表示,自己近些年邀请了很多美国知名教授来华访问,而他们真正来到中国以后,就发觉“自己看到的跟过去听到的不一样”,这一点很重要。

丘成桐还强调,学者来访问只关心学术问题,不愿关涉任何政治问题。“这一点我想美国的学者也同意,我跟美国的学者有很多来往,他们都希望我们多些往来,这一点我想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基础科学领域的来往,美国政府不能够说我们搞基础科学偷了谁的好处。有一些美国学者也认为,学术是神圣的,不能够让政治搞垮它。”丘成桐说。



丘成桐称美国基本上是不愿意放出AI、量子计算的技术,图为丘成桐接受采访

“AI、量子计算的技术,美国基本上是不愿意放出来的,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要自力更生,这些学科反正还没有全部成熟,美国没能完全垄断,我们还是可以追上去的,我觉得要靠自己的能力,培养我们自己人上去。”丘成桐说。

提及美方在对华政策尤其是科研领域上的一些消极举措,丘成桐表示,我国在一些技术上面临“卡脖子”问题,这不仅仅需要我们找出解决方案,更需要换个思路看问题。他指出,与其在受人家攻击时再想如何对付攻击,倒不如做一个新的技术,让人家跟着我们后面走。

“为什么被‘卡脖子’?就是因为在基础科学上还不够了解。现在是只看到最后那几步,但是它里边的过程我们没有全部了解。”丘成桐表示,中国在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自主研发尖端技术。“一定要有竞争关系,就是自己要找出人家没有实现的技术,这部分就是要靠基础科学,你不走自己的路,始终跟着人家屁股走,(被‘卡脖子’)是毫无疑问的”。丘成桐说。

科研没有捷径 人才培养与国家前途息息相关

2021年初,清华大学成立求真书院。2022年4月20日,清华大学宣布,丘成桐教授从哈佛大学退休,全职受聘清华大学,致力于加强国家的数学等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他期望,在数学等基础科学领域,将来能涌现出一批中国本土培养的领军人才。

“我很有信心,(我相信)我们年轻人能够努力,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在(基础科学)上面”,丘成桐提及学科培养时候强调,“(将来)有一批小孩子真正在基础科学、在技术领域能够得到培养的话,中国前途是宏大的。”

公开资料显示,在1977年,年仅29岁的丘成桐证明了著名的“卡比拉猜想”,引发广泛关注。不过,许多公开访问中,丘成桐也多次表明,自己并不喜欢“天才”的说法,而是始终认为做研究要持之以恒,“天才”其实无关紧要,勤奋才是关键。

“我也花了很多功夫的,我(证明“卡比拉猜想”)花了6年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丘成桐还强调,自己的工作建立在其他人研究的基础上,他们也花了很多时间才得以完成的,“所以往往媒体讲的就是最后那一步,这看起来很愉快,其实坦白讲,所有伟大的成就都不愉快,成功以后也不见得愉快,有可能花一段功夫慢慢消化以后才觉得很伟大、很愉快,这是科研不可避免的一个过程。”



丘成桐强调人才培养与国家前途息息相关,图为丘成桐接受记者采访

要发展湾区科研 不应以产出为导向

科技创新始终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同时也是激发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能的重要因素。以香港为例,仅仅在11月份,就举办了邵逸夫奖、桂冠论坛等多场对香港科创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盛会。

提及此事,丘成桐指出,科创类的活动能够让老百姓了解和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只有更多人重视科研,才能做好科研。“(其实大家)观念是很简单的,‘上下交征利’,都是希望能够赚钱,都希望孩子以后(无需奋斗)就能够衣食无忧,这是一个需要改变的观念。”丘成桐强调。

面对直新闻记者针对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科研发展如何改进的提问,丘成桐回应称,城市发展不应以产出作为导向,不能以量化科研成果或上市公司为成绩。

丘成桐建议:“成立一个真正有学问的学术委员会,就像当年美国一样,自己不行的时候,还是借助外边的力量,没有什么好羞耻的。”

作者丨丘倩怡、李汶思,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

摄像丨黄俊强、李文涛,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

编辑丨陈淼松,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丨卓依紫,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