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家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江苏小伙救下落水女孩,一年后却将女孩全家告上法庭

时间:2023-02-08人气:作者: 佚名

江苏小伙救下落水女孩,一年后却将女孩全家告上法庭

江苏小伙救下落水女孩,一年后为何又将女孩全家告上法庭

1999年12月9日,天气异常寒冷,外面冷冷清清的。然而在江苏常州的一条河边,却围了一群人,有一个叫杨永的小伙子从河边路过,也好奇地看了一眼。

原来是有个小姑娘落水了,正在河里挣扎,眼看就要沉下去了,路边围着的人们报警的报警,呐喊的呐喊,唯独没有人跳下去,把小姑娘救起来。

救人要紧,顾不得多想,杨永扔下自行车,衣服也没脱就跳进了河里。

棉衣沾水湿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杨永才把小姑娘救上岸边。


水中救人 网络图,图文无关

此时救护车也呼啸着赶来,医护人员把小姑娘抬上救护车,人群也紧跟着散了,只剩下杨永拖着沉重的双腿,朝家里走去。

救人是好事,可是让杨永没有想到的是,1年后,他会把小女孩一家人告上法庭。

见义勇为埋后患

救人的杨永不是常州本地人,他来自江苏邳州农村,家境不算富裕,他学习也平常,高中毕业后,就从家里来到常州打工挣钱。

杨永自己也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后来干脆在常州市场租了个小摊,卖点蔬菜,挣的虽然不多,但也够家用了。

在常州几年,他也成了家,生了小孩,算是安稳了下来。

这天下午三点多,早早卖完了摊上的蔬菜,他像往常一样收拾好摊位,就骑上自行车回家了。

走到常州兰陵木器厂附近,杨永突然发现河边围了很多人,想想时间还早,他一时好奇心起,也凑过去看。

围观的人群都神色焦急,有个小姑娘掉河里了,救援电话已经打过,但是眼看着小姑娘快要支持不住了,救援队还没赶来。

杨永听到这些,顾不得天寒水冷,就跳下河。


水中救人 网络图,图文无关

刚一进水,刺骨的河水激得他打了个哆嗦,冬天衣服厚实,吸饱了水还沉得不行,一个劲把杨永往下坠。

看着杨永也在水里扑腾,围观的人群也吓得大喊大叫,生怕这个小伙子也发生危险。

还好最初的刺骨寒意稍微缓了过来,仗着年轻底子好,杨永终于游到了小姑娘的旁边,拦腰抱住她,往岸边带去。

大家赶紧在岸边接应,把小姑娘救出河,这时,又有人喊了一声:“孩子的书包!”

正准备上岸的杨永回头一看,又转身扑进河里,把小姑娘的书包也捞了上来。

上岸后,浑身湿透的杨永被寒风一吹,一个劲地打着哆嗦,人群中响起了掌声,大家纷纷夸奖他见义勇为的行为。

这时救护车也赶到了,医护人员把小姑娘抬上车,送往医院救治,杨永虽然冻得瑟瑟发抖,看到小姑娘终于平安了,也放下心来。

他捡起外套裹到身上,扶着自行车哆哆嗦嗦地往家里走。


自行车 网络图,图文无关

谁知道走了没多久,杨永突然感到头晕,接着两眼一翻,就不省人事了。

再次醒来的时候,杨永已经躺在自家床上,身上也换了干净的衣服,妻子告诉他,多亏邻居看见,才把他送了回来。

妻子已经知道杨永见义勇为的事情了,她虽然也赞许丈夫的善良,但更担心杨永的身体,大冬天在河里扑腾了那么久,再健壮的人恐怕也承受不住。

接过妻子递过来的姜汤,一口喝完,杨永安慰妻子,自己身体底子一向不错,再说也马上回来暖和上了,再喝了姜汤,睡一觉明天就好了。

妻子点点头,给他盖好被子,又塞了一个暖水袋进去,自己忙活去了。

此时的杨永和妻子都没有想到,下水救人这事,到底还是损伤了杨永的健康,给他留下了难以痊愈的伤痛。

救人后落下痹症

第二天醒来,杨永就发起了高烧,不过他也没当一回事,让妻子买了退烧药,吃完药又捂上了厚厚的被子,想着发发汗就好了。

谁知道到了第二天,杨永的高烧还是没退,整个人都烧得有点迷糊了,妻子劝他去医院看看,他却心疼钱,硬扛着不去。

过了几天,杨永的烧总算退了,可人也没有以前精神了,而且腰和腿关节还有酸痛的感觉。

杨永还是没把这当一回事,忍着身体的不适,照样在自己的小摊上忙碌起来。

这天,落水的小姑娘和家里人却找到了杨永家里。

原来杨永虽然没有留下自己的信息,但是他见义勇为的事迹却被媒体报道了,就有熟悉他的人帮助小姑娘一家找到了这里。


上门感谢 网络图,图文无关

小姑娘的家人带着礼品和红包,对他千恩万谢,再三劝说他收下礼品和红包。

杨永拒绝了这些好意,他救人只是本能反应,不是图这些财物的,见他坚持,小姑娘的家人也只能收回红包,礼品是无论如何也不往回带了。

见人家这么有诚意,杨永也只能收下礼品,和他们攀谈起来。

原来被救的小姑娘叫黄斐,她那天在路上,不是自己失足掉下河的,而是被后面一辆红色电动车给撞进河里。

黄斐救上来后经过治疗,也没什么后遗症,她的家人也和肇事者达成了和解。

听到黄斐没事,杨永也松了一口气。

大家寒暄一阵,聊得很投机,两家人就互相留了家里地址,约定经常走动,杨永把黄斐一家送出门后,自己继续忙活生意。

杨永救人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当地政府也公开表彰了杨永,奖励他5000元钱,授予他常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称号,一时间,杨永成了常州的名人,大家都对他伸出大拇指。

然而杨永的身体却越来越不舒服了,酸痛从腰腿蔓延到全身,妻子觉察到不对,执意带他到医院检查。


医院 网络图,图文无关

经过医生的诊断,杨永患上了“痹症”。

“痹症”的病因之一就是身体受寒,引起关节或肌肉酸痛,后期还会出现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的病状。

因为杨永下水后没有及时就医,以后会不会出现更严重的状况,还很难说。

在以后的日子里,杨永不但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还需要注意休息,而且他以后的生活,基本上就离不开医院了。

杨永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如今非但不能挣钱,还要长期治病吃药,家里好不容易攒下的一点积蓄,很快就花光了。

向被救女孩家求援反被说成挟恩图报

眼瞅着家里的情况越来越难维持,杨永突然想起黄斐以前说的她是被红色电动车撞进河里的事情。

如今自己的身体因为救人变成现在这样,直接向女孩家人索要医药费,杨永还做不出来这个事情。

但是,只要女孩家人起诉了肇事电动车驾驶人,拿到赔偿金,自己也就可以贴补一些医药费,不至于让家里捉襟见肘。

杨永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就抱着希望来到了黄斐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黄斐的家人。

没想到听到杨永这样一说,黄斐的家人却断然拒绝了杨永的要求,他们表示已经和肇事者达成和解,再去找人家不合理,并说可以支付杨永几百块医药费。

几百块钱,相比自己的看病花销,简直是杯水车薪。而且,黄家人的态度让杨永心里特别不舒服,自己被他们说得好像是赶着去要赔偿似的。

咽不下这口气,杨永把事情经过向自己的老乡倾诉,老乡听后也特别愤慨,就帮杨永写了一封决裂信,交给黄家人。

老乡在信中激烈的言辞惹怒了黄家人,他们把杨永拿去的决裂信向媒体公布,

决裂信一经公布,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昔日人人夸赞的救人英雄,瞬间变成挟恩索钱的小人,不了解事情原委的群众对他破口大骂。

群众的谩骂让杨永无比委屈,他本意并不是向黄家人索要赔偿,而是希望黄家人协助自己,从肇事者那里取得赔偿,好支付自己的医药费。

没想到黄家人不但曲解了他的意思,到最后还闹得他里外不是人。

思前想后,杨永决定不再沉默,2000年底,他递上一纸诉状,把黄斐和她家人告上了法庭。


告上法庭 网络图,图文无关

提起诉讼恩变仇

法庭上,杨永要求黄家人赔偿自己医疗费和误工费总计26万元,黄家人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

黄家人认为,自己一家人也很感谢杨永救下黄斐,并且当时已经带了财物去感谢他,这件事情,基本上就算过去了。

而今,杨永借口自己身体不好,又来索取赔偿,简直就是讹诈,他们坚决不能答应杨永的要求。

其实这里确实有点冤枉杨永,毕竟他的病,就是因为救人落下的,而他的初衷也不是直接向黄斐家索取赔偿,而是希望他们帮助自己向肇事者索赔。

谁知道黄家不但不理会他的诉求,还反咬一口,实在令人寒心。

就这样,杨永和黄家人在法庭上争执不休,谁也不肯退让,昔日因救人结下亲密关系的两家人,反倒成了水火不容的仇敌。

2001年11月29日,常州市郊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这起诉讼,并把肇事者陈某追加为被告。

法院审理期间,对杨永作了伤情鉴定,但是鉴定结果却无法认定杨永的伤情和救人有直接关系。

2002年,法院酌情作出一审判决,黄家需要赔偿杨永2593元,肇事者陈某赔偿3890元。

这点赔偿和杨永的诉求相差太远,他又提起上诉,法院二审维持原判,却把赔偿改成了补偿。

这样的结果杨永不能接受,于是,他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又两次将黄家人告上法庭。

每次提起诉讼,法院也只能要求黄家和肇事者给予他适当的补偿。

这场纷纷扬扬的闹剧多次吸引了民众的眼球,大家重新审视杨永的遭遇,才知道救人英雄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杨永曾经说过,如果能一次性解决问题,他也不愿意再三起诉黄家人。

他也知道接二连三的官司会对黄斐造成不好的影响,可但凡他的生活过得下去,他也不愿意提起诉讼。

听说黄斐已经考上大学之后,杨永也发自内心为她高兴。

为了帮助杨永,常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也拿出2万元补贴杨永,一些热心人也给杨永时不时送去钱物。

这些虽然一定程度上帮杨永缓解了困难,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杨永的问题。

如今的他,也只能在发作的严重时去医院打针,其他时候,都是强忍伤痛,还要顾及家里的生活来源,日子着实艰难。


在医院治疗 网络图,图文无关

昔日的救人英雄,已经让生活和病痛折磨得伤痕累累,而他救下的黄斐一家,在你来我往的争执中,也早已经消磨了当初的感激之情,“恩”变为“仇”。

结语

见义勇为是一个值得提倡和表彰的行为,可是,这种行为背后,给救人者带来的伤痛却很少有人理会。

只有切实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才算是对英雄行为的嘉奖,否则,救人之后,不但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地鸡毛,还要承受被救者的非议,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义无反顾地再去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