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家百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手机版

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美国对华贸易战开打六年后,美媒发现……

时间:2022-12-04人气:作者: 佚名

美国对华贸易战开打六年后,美媒发现……

尽管美国一些人士不断鼓噪中美“脱钩”,但据彭博社3日援引今年前9个月中美贸易数据报道称,在美国挑起贸易战近六年后,2022年或将成为一个中美贸易额创纪录的年份——不但美国从中国的进口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也将创下新的历史纪录。

在报道中,彭博社称,如果今年最后几个月的趋势保持不变,美国在2022年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将超过此前任何一年。12月6日,美国即将公布今年10月份的进出口情况。尽管这意味着理论上中美贸易再创新纪录还存在不确定性,但分析认为,今年前9个月已有的数据已非常明确地显示出两国贸易再创新高的趋势。

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美国从中国进口了4180亿美元的商品,比目前保持纪录的2018年同期多出237亿美元。接下来,美国将在12月6日公布10月份的贸易数据。不过,中国已按既定日程先于美国公布了中美间的进出口情况。根据中国海关总署11月7日公布的数据,10月份,中美贸易额达到了598.41亿美元;前10个月中美累计贸易规模达到6398.30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5.1%。


资料图

《环球时报》记者自国家统计局查询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四年间,中美之间的贸易规模分别为:6335.19亿美元、5415.60亿美元、5869.79亿美元和7557.76亿美元。可以看出,中美贸易战之后的2019年和2020年中美贸易额的确受到了影响,但在2021年又出现大幅反弹,并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中美贸易超过7500亿,已是历史最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22年的贸易数据还将继续增长,创下又一个新的历史纪录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美前任总统特朗普执政时期,华盛顿对中国加征多轮关税,试图刺激产能回流美国,并试图减少对中国进口的依赖。但过去几年的数据显示,除2019年和2020年受到影响出现下降外,202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随进出口总额同步大幅反弹,并同时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5760.75亿美元。

彭博社在报道中说,这一现象值得思考。虽然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六年间,中美“脱钩”的论调很盛行,但现实并非如此。


资料图

彭博社评论称,当下,我们正处在超全球化时代解体的舆论氛围中,世界正围绕着华盛顿和北京这两个“地缘政治极点”进行重组。毫无疑问,中美经历了外交和贸易上棘手的时期,但贸易数据提醒我们,一些言论和政策并不总能反映全球经济趋势。在美国实施了旨在改变中美贸易结构的关税措施之后,美国从中国的进口还是出现了大幅激增。此外,尽管美国一直寻求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和重新建立工厂,但美国购买的中国商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

彭博社在报道中提示称,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仍然是美国最大的双边贸易关系。截至今年9月,来自中国的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7%。加拿大和墨西哥加起来会超过这一数据,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单一国家在这项数据上接近中国。报道称,中国被美国视为主要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对手,这种状况(美国依赖中国商品)对美国而言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个主要的外交政策难题。

霍建国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单方挑起贸易战并没有影响中美贸易的发展,这证明了中美双边贸易内在的强大驱动力,美国一些政客强力推行的“脱钩”恐怕最终也难如其所愿,因为中美过去几十年来形成的密切而广泛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也很难被人为政治因素所破坏。

11月18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泰国曼谷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应约会见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1月24日在记者会上介绍了中美经贸官员的这次会面。束珏婷表示,中美双方就彼此关切的中美经贸问题和多边、区域经贸合作进行了讨论。她还指出,会谈中,王文涛对美方出台的对华贸易投资限制措施、涉台问题等表达严正关切,建议双方考虑对开放、包容、促进团结合作的地区经济合作倡议均持开放态度。

环球时报-环球网 记者 倪浩

延伸阅读

媒体:美法声明关注所谓“中国挑战” 有几分虚实?

直新闻:法国总统1日进白宫会晤拜登,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称,将继续协调关注所谓“中国挑战”,你对此如何看?

特约评论员 管姚:美法元首白宫会晤,双方还共同见记者,确实动静不小,其实法国总统这次对美国事访问,外界的更大焦点,主要还是放在俄乌冲突的应对与立场协调上,路透社昨天发自华盛顿的电稿,就以此为题,U.S., France present united front to hold Russia to account on Ukraine,美法就俄乌冲突问责俄罗斯展现统一立场。当然,除了战争议题,对美进行国事访问的马克龙,一方面要修复法美关系,另一方面也是抱着为欧洲产业界讨说法的任务进白宫的。众所周知,欧洲方面对美国的新能源车补贴只面向北美产汽车相当火大,美方这么干严重打击欧洲汽车商利益,跨洋贸易战大有重燃之势。

我查阅了白宫网站刚发布的美法联合声明的全文,这份声明涉及15个领域,天上地下无所不包,甚至连太空、网络空间、虚假信息、生物多样性等等,也都没放过。但这些写在纸上的所谓共识,到底有哪些会真正落实,估计美法元首本人也是心中没底。昨天有记者拿法国人爱说的那句“爱需要表达,更需要证明”,来套两位总统的话,正是这个思路。毕竟,马克龙曾公开抱怨,法国被撬走澳洲潜艇大单,等于背后遭美捅刀子。

在这份联合声明中,提及率最高的第三国是“乌克兰”,共出现9次,其次是“俄罗斯”,8次提及。这也从数字见证,俄乌冲突是最大焦点。声明前五大议程聚焦国别或地区,包括跨大西洋及欧洲与全球安全、乌克兰、印太、非洲及中东。其中,联合声明有关“印太”议题的表述,两次提及China,涉华一共有两句话。第一句为,美法将继续“协调关注”对基于准则的国际秩序的“中国挑战”,同时在气变等全球议题上,将继续与中国合作。声明第二句涉华表述为,两国总统重申保持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马克龙与拜登会晤

直新闻:那么美法元首声明的涉华声明,会有什么即时影响吗,今天外交部发言人回应,中国当然不是挑战,而是世界的机遇,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美法联合声明拿台海说事,中方当然严重关切,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家利益核心中的核心,是对外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对此,刚刚和中国元首面对面长谈的美国总统不可能不清楚,而且他也曾当面承诺不支持“台独”,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法国总统对这条中方红线,当然也有清醒认识,而且他也一定会在接下来的访华行程中再度强化认知。

今天外交部记者会很热闹,多个提问都是围绕美法元首会晤乃至一些美国高官鼓噪所谓“中国挑战”展开的,赵立坚的回应很有底气,也很具说服力。他批驳布林肯在北约外长会期间所谓北约对中国挑战保持清醒的言论很到位,反击直指问题核心,指责美国才是胁迫外交始作俑者和集大成者,演绎了一个个胁迫外交的“教科书式”经典案例。在我看来,这种胁迫也出现在了美欧关系的外交现场,出现在法国总统对美国事访问的现场。比如,这次马克龙就在华盛顿摞下重话,抱怨美方推出《通胀削减法》和《芯片科学法》在美欧之间制造巨大分歧,将导致西方分裂。

同时要注意,布林肯在北约会场鼓噪“中国挑战”的潜台词,他扬言北约成员国将就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审核中国投资有更多后续动作,北约作为安全组织,在经济领域对华搞动作,这是所谓高新技术议题供应链议题政治化武器化的延续,未来美方不排除在此领域继续对其盟国伙伴作更多胁迫施压。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周三已经在公开倒苦水了,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提前打美方协迫预防针。她在麻省理工学院发表演说时哀叹:Competing with China not 'easy' ,和中国搞技术竞争并不容易。

至于你说美法元首联合声明所谓即时影响,尤其是对中法乃至中欧关系的影响,我认为一定是相当有限的。美方尽管在鼓噪“中国挑战”,但多大程度上能在大西洋对岸获得响应,这要打上大大的问号。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声明将美法都称作是“印太国家”,我估计这一提法在法国本土就有很多人通不过,而路透社发自华盛顿的电稿也特别强调,法国总统实际上也是鼓吹自身战略自主最积极的欧洲政治领袖。

我特别留意到,对马克龙的这种尴尬处境,实际上美媒已经有预判了。



资料图

直新闻:那么美媒是如何预判的,理据又是什么?

特约评论员 管姚:今天美国CNBC财经电视台网站一个即时头条的标题很抓人:The U.S. wants the EU to be strict with China. But Europe can’t afford it。美国希望欧盟对华严厉,但是欧洲担负不起。所谓担负不起,正是马克龙的尴尬所在。CNBC分析指出,尽管欧盟也曾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将中国列为“strategic rival” 即战略对手,但欧盟的整体对华方略,与美国大相径庭。

欧洲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是欧洲商品的第三大进口国,也是欧洲进口商品的最大来源国。在欧盟经济因为俄乌冲突备受压力之时,中国市场之于欧盟的意义变得越发重要。欧洲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东方汇理地缘政治部主管安娜·罗森伯格,周四在接受CNBC采访时,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角度,她说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就是在强行胁迫推动对华“脱钩”,而欧盟的选择是”脱风险”,罗森伯格认为,欧盟将据此形塑自身对华战略。所以在我看来,在中美欧的大三角互动中,实际上还有很多可塑造可发挥的未定空间,中国将以对“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有力、奋发有为的全面推进,为全方位大国外交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新动能。

作者丨管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